[2009-5-24 8:39:22] |
瘋狂作案 黑客盜取1300億游戲幣 今年1月,深圳某游戲服務商成都公司突然發現當月業績指標劇烈下滑,出現了300多億的游戲幣虧空;并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4月。但是,無論是在線玩家數量統計還是網游時間統計,均無太大出入。經查,竟然有人侵入該公司設在沙河堡游戲機房內的服務器,盜取該公司目前正在合法運營的游戲平臺1300多億游戲幣。 4月28日,在成都市網監處的配合下,成華公安分局二仙橋派出所民警在刃具廠附近某小區內將田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擋獲。據了解,田某等4人不久前成立了一家電腦技術公司,他們利用深圳這家服務商某款游戲平臺的漏洞,通過專門軟件突破了其中兩臺服務器的防火墻,植入20多個賬號瘋狂刷卡。“有時24小時不停地刷,幾天就能刷幾百億游戲幣。”據精通計算機技術的田某交待,他們將這些盜竊來的游戲幣通過淘寶網,以每億游戲幣350元的低價賣給了玩家。成華警方在調取田某銀行賬戶明細后確定,在今年1月至4月間,4名犯罪嫌疑人共售賣游戲金幣1300億,獲利數十萬元。 全省首例 為虛擬財產鑒定價格 隨后,警方以涉嫌盜竊罪將田某等4人刑拘。但田某等人盜竊的是網絡虛擬財產,能否以人民幣的形式折算貨幣財產?是否屬于法律保護的個人財產范疇?如何定價?目前我國法律并未做出明確界定,相關案例也極為稀缺,這為后端的法律程序設置了難題。不得已,警方隨后向成華區物價局求助。 5月15日,成華區物價局的會議室里,來自四川省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的陳濤副主任、成都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張諍副主任、成華區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的副主任汪顏等多位專家就此展開深入研討。專家首先對虛擬財產進行了定性,陳濤認為:虛擬財產具有經濟價值,需要玩家大量時間、精力、金錢的投入,其中蘊藏著玩家獨特的智力成果。因此,虛擬財產具有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特點,理應成為法律意義上的財產。其次,像游戲幣、游戲裝備這樣的虛擬財產,其價格鑒定可通過玩家在購買點數或與其他玩家的交易事實得以確定。專家一致認為:類似的游戲幣等虛擬財產顯然不能1:1折算成人民幣,但可參考玩家在交易過程中的具體支付額度來確定。 |
文章來源:[人民網] |